申脉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,脚外踝地方下端1厘米凹处。取定穴位时,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。
俗话说:"人老腿先衰",这实际上讲得就是阳气不能通达人体末端的表现,申脉穴通畅则可以有效地延缓这一过程,有回阳保命之功。荀子说:"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"这看似平常的一个穴位,如果我们能够时常用心来呵护它,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。
申脉穴可治疗怯寒症
寒冷的部位因人而异,大致分为两类。
其一是
与其他部位比较,温度较低。这是因为该部位的血管收缩,血液的流动太细所致。
另一种是皮肤的温度与其他部位的皮肤温度几乎相同的人,但总会有一冷就认为冻得不得了的感觉。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朋友,即使是血液流动的非常顺畅,但有错觉的人还是不少。
这种人不能光做怯寒症的治疗,必需要将冬季认为是活动性的快乐季节。因为喜欢运动的人都不会患怯寒症。还有一些人自觉有怯寒症便不想活动,做什么都提不起劲。这么一来,怯寒症就只会越来越恶化。
一般所言的怯寒症,因人而异,有种种的型态。有腰部发冷型,有脚发冷型,也有肩及手腕发冷型等,以不同部位的怯寒症最多。但是因体质虚弱而消瘦及全身机能低下的人,全身都会冷,其痛苦很难忍受。有些人会抖个不停,有些甚至会局部发痛,以致无法动弹等。
身体受了风寒,点按申脉穴的时候会感觉有点酸胀,熏灸时身上有些微微出汗,是身体阳气升发祛除风寒的表现。
补充说明: 以下四个穴位指压时,请把大口吸的气缓慢吐出,每6秒钟按压一次。
全身寒冷的情况,以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,将其分为十等分,从肚脐3/10的位置,称为“气海穴”,做6次。
治疗脚部寒冷的穴位称“梁丘穴”。伸展膝盖用力时,筋肉凸出处的凹洼,从膝盖骨右端,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。做20次。
肩膀及手腕寒冷的情况,治疗上半身寒冷时的穴位,称为“申脉穴”。在脚踝根的凹洼处。做20次。
腰部寒冷的情况。此穴位称为“腰阳关穴”在第四腰椎与第五腰椎间的凹洼,做10次。
指压“百会”穴和“申脉”穴对做任何事情都会感到厌烦这种没有耐性的人很有效。它能使这类型的人添加稳定感,集中精力做事,具有耐性。
“百会穴”位于头顶之上,
“申脉”位于脚外踝中央下端1厘米凹处。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手掌慢慢劈打,每次打10下,每天打3次。
“申脉穴”指压时,尽可能将一次所吸之气一面缓缓长吐,一面重复2次,指压数日,可使容易厌倦之性格大变。
评论